我们都知道,绝大部分动物都有固定的发情期。
发情期指动物发情的时期。也就是动物开始愿意接受交配至拒绝交配的这段时期,一般是一年中的某个时期,通常指的是脊椎动物,特别是以鸟类和哺乳动物为代表的群体。
为什么大部分动物都有发情期呢?
其实不难理解,因为一个种群得以繁衍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适宜的生存空间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了把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降到最低(在有限的资源中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尽可能的把不必要的行为摒弃掉,例如过度交配。
因为交配是需要花费时间与能量的,所以动物能长期进化以来,“找到”了适合交配的特定时期(发情期),因为在这个特定时期后代的成活率最高,最有利于繁衍种群。
从生物进化论来说,那些没有找到特定交配时期的生物可能都被历史淘汰了(少数动物除外,比如人类),因为没有规律的交配与繁衍后代,不仅后代成活率不高,且花费大量时间交配不利于动物自身的生存。
不同动物的发情期不尽相同,但是产下后代的时间基本相同,大多在春、夏两季。
“春天到了,非洲草原上到处弥漫着荷尔蒙的气息,动物们开始躁动起来了 ”,这句熟悉的话往往出现在播放“动物世界”频道上。
因为春天的到来意味着万物复苏,气候舒适。在光照充足,雨水丰沛以及食物丰富的情况下,养育后代的成功率将大大增加。
因为一些小型哺乳动物的孕期一般很短,它们主要在春天发情、交配,因为短暂的孕期能让它们在夏季产子。
而对于一些体型较大的哺乳动物,因为它们的孕期相对较长,所以很多大型哺乳动物的发情期大同小异。
例如鹿的发情期往往是在秋季,由于孕期较长,大概有7-8个月,所以产子时间恰好是在第二年的春天,这时候正好食物充足,幼崽也能快速成长。
所以无论是一些小型哺乳动物或者大型哺乳动物,它们都选择在食物充足的春夏两节产子,这样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动物是否发情与体内的某些激素含量有关,因为排卵受到激素的调节,而激素分泌又与环境的温度、光照等因素相关。这里说的动物发情期主要是以雌性动物为主导,只有雌性动物有交配的意愿(发情期),雄性随后才会进入发情期。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人没有固定的发情期,而是几乎每个月都会按时排卵,等待受孕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人有固定的发情期,那将是一种福利。因为不在发情期就意味着不会排卵,不用担心意外怀孕,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眼花缭乱的避孕方法,所以夫妻之间就可以没有顾忌的为爱鼓掌。
这里说人的“发情期”只与是否排卵相关联,人不在“发情期”内不意味着人没有性欲,因为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
对于人类为什么没有固定的发情期,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物种优越说
该说法是人类从几十万年前进化而来一直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和利用生火烤熟食物等,就说明人类与其它动物有着明显的不同。随着不断进化,人类能用复杂的声音进行交流(语言),能够进行高效率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到后来人类用树叶或者兽皮遮挡身体,说明当时人类有了性的认知(也有可能为了保暖)。
这一系列的结果与大脑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人类大脑的脑容量有1500毫升,重量在1.5公斤左右,脑重占体重的2%。而抹香鲸脑重量在9公斤左右,但是脑重占体重仅有0.018%。人类1.5公斤的大脑容纳了近900亿个神经元,鲸鱼大脑需要达到36公斤,才可以拥有和人类一样多的神经元。
抹香鲸
所以人类有着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复杂感情,有逻辑思考的能力,所以对于性的认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故而从某一时段开始,性不再是简单地以繁殖为目了,而是慢慢演变成了对性愉悦感的依赖和增进两性之间感情的纽带。从此性不再是固定的,而是不分时宜的。
二.人类进化的自然选择说
我们都知道,非洲的雄狮在入侵其它狮群成功后会霸占整个狮群的母狮,并杀死上一任雄狮留下的幼狮,然后让狮群的母狮进入发情期,以确保狮群的后代是自己的子嗣。虽然看似无情,却是自然法则的优胜略汰,只有基因强大的雄狮才能繁衍更多的后代,确保物种的延续。
雄狮与进入发情期的母狮交配
与狮子相似,某些入侵新猴群的猴子(和人同属灵长类动物)也会通过杀死新猴群的幼崽以确保自己的血脉。但是聪明的母猴在已经怀孕的前提下也会表现出已经进入发情期,很容易通过欺骗把上一任猴王的后代生产下来。
可能早期的人类与此类似,因为雌性个体可能会与许多雄性有性的关系,但是为了让每个雄性相信自己仍然处在“发情期”,于是就有了不同于雄性的隆起的乳房,仿佛在告诉每一个雄性自己处于发情期。这样不仅能更好的保住自己的后代,还能得到雄性的好处。正是经过这样几十万的“欺骗”,最终“由假成真”,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这种善于伪装的雌性能繁殖更多的后代,因此雌性再也没有固定的发情期,取而代之的是“全年发情”。
有趣的是,是否是后来的男性也进化出了“防御机制”,为了确保自己的后代不是“隔壁老王”所为,才有所谓的“一夫一妻”这种相对牢固的关系。
也有人认为一夫一妻制是因为人类有复杂的思想感情,所以双方才会彼此建立“契约”,相依相守。
但现实并非如此,动物界种也有所谓的“一夫一妻”,所以人类并不是特殊的存在。例如企鹅、天鹅以及白头海雕等,这些与人类有着巨大不同的动物同样会有一夫一妻制度。
所以我更倾向于这种所谓的一夫一妻其实是雄性为了提高自己基因的延续性而不得已做出的决策,相比游走在“万花丛中”,专一的雄性无疑更能拥有自己的后代。对于那些不是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动物这里就不在赘述。
对于人类为什么没有固定的发情期至今为止众说纷纭,以上说法只是小编总结前人的观点和结合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得出的观点,读者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